頁面:

沒有標題

 第二十八章|黃昏之約,家庭裂痕的序幕

星期六傍晚的茶餐廳熱鬧如常,水杯碰撞聲、炒鍋撞擊聲在空氣中交織成日常交響。Tiffany一家人早已訂好靠窗的位置:丈夫、兒子、表姐與表弟,圍坐在紅色膠墊的卡位中,桌面冒着熱氣。

這頓晚餐原本是久違的家庭團聚——因為 Tiffany工作繁忙,已數週未曾與家人同桌。兒子尤其期待,他在學校寫的作文正希望「媽媽能多陪陪我」,他急不及待想分享。

然而,七點半已到,菜上了,茶斟滿了,Tiffany卻仍未現身。

「媽咪去咗邊啦?」男孩望着父親,語氣半是疑惑半是失望。

父親低頭看着手機,語氣平靜卻無力:「可能做緊嘢,等多陣就返嚟。」

八點一刻後,連餐廳裡的服務員都察覺這桌人只動了筷兩下,眼神在掃手機、望門口、嘆氣之間打轉。男孩愈來愈靜,他感覺——期待變成空白。

此時,茶餐廳牆上的電視屏幕突然切入一則廣告,是 Tiffany。

畫面裡,她赤腳坐在後樓梯場景,身旁是男演員,兩人玉帛相見,Tiffany微笑燦爛。她舉起雪碧 Super Lemon,大口喝下。隨即畫面切入近鏡:她瞇起雙眼、嘴角下垂、腳趾抓緊、左手深深掐住男演員的背。

男孩睜大雙眼,覺得驚訝,原來數個星期不見媽媽,媽媽上了電視,又彷彿發現了奇幻的入口。他心裡好奇:那種飲品是甚麼味道?酸?甜?還是能令人微笑又痛苦?還有媽媽何時出現在廣告中,為何出現在廣告中?

但他轉過頭,卻見到父親與表姐表弟表情截然不同。

「咁樣都好意思上電視?」父親忍不住咕嚷。

「真係失禮!」表姐冷冷地說。

「我唔想係學校畀同學笑!」表弟皺眉補充。

噓聲、嘲笑、批評如雨點灑下,男孩瞬間愣住。他不明白——媽媽做的不是演戲嗎?不是辛苦賺錢、努力表現自己?

而就在這種情緒交錯下,他開始埋首於廣告:想知道場景地點、角色名單、那一幕腳趾抓緊是幾秒、背景音樂是哪首歌。他甚至找來過去系列的雪碧激檸廣告逐格分析,試圖解構媽媽的世界。

漸漸地,他變得沉默寡言,不再參與課外活動、不再與同學交談。他開始只談廣告、只畫場景、只寫角色設定。原先活潑外向的他,在不被理解與過度迷戀之間開始退縮。

學校老師也開始留意他的變化,甚至提出——是否需要做些評估。

而家裡的燈光下,父親夜裡望着仍未回家的 Tiffany,心中泛起說不出的疑問:

「佢拍完嗰場戲,仲記得今日係家庭飯局嗎?」

---

第二十九章|裂痕之下,悔意之深

廣告播出後第三日,家中氣氛已非昔日。

晚飯桌上只有三人,丈夫臉色沉冷、兒子一語不發、電視卻如常播著街頭人氣雪碧片段。畫面中 Tiffany如同他們不認識的人——在鏡頭下笑得燦爛、男演員在Tiffany懷中痛苦掙扎、在鏡頭前腳趾蜷縮得驚心。

丈夫由沉默漸轉為動作。他打開電腦,點開一段網民剪輯的花絮影片,當中包括拍攝後 Tiffany與導演進入同一住宅單位的畫面。

那時Tiffany終於鼓起勇氣回家與家人見面,此刻他滿懷自信,內心放下了心頭大石,只因有的是道理——做最真實的自己。

當Tiffany回到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家門口,她緊握門柄,沒有動作,只因她的心頭大石又再出現在她的心中,因為她不知道廣告一旦播出後家人反應如何,她怎樣面對他們,怎去回歸現實向他們解釋做最真實的自己……

開門聲劃破了家中沉靜的氣氛,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一道燈光大的Tiffany上。

Tiffany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門口鞋櫃亂成一團,客廳卻靜得令人不安。她放下手袋,剛想開口,丈夫已從書房走出,手裡拿著她拍攝完畢後流出的影片剪輯。

「你咁樣拍,諗過我同我哋個仔會睇到未?」

他語氣壓得低,眼神卻洶湧。

Tiffany頓了一下:「嗰場戲係我真感受。我冇呃人。」

他冷笑:「你嘅真感受係同個男演員一齊飲汽水?仲有鏡頭特寫你隻腳底抽筋。你知唔知個仔問我你點解會咁表情?」

「嗰一刻,我唔係拍戲。我係諗住……追尋夢想,我喺片場見唔到你,以為你哋唔會咁快知,真係無諗過會搞到咁。」

「唔好再講夢想啦!」他打斷她,「你拍廣告拍到唔返屋企,唔接電話,仲同導演飲醉酒過夜。你知唔知你個仔而家已經走火入魔成日畫雪碧廣告入面個赤腳女仔、寫角色名單,成績跌到谷底?」

Tiffany終於提高聲線:「你以為我唔辛苦?我喺鏡頭下唔止演戲,我係喺度喊緊。我每日都想搵你哋,但我唔想俾你見到我咁樣呀,我女木真係無勇氣面對你哋呀。」

他咬緊牙:「你自己揀咗演出就預咗㗎啦,唔好想返嚟做我太太。你唔可以兩邊都要。」

她低頭,眼淚滑落:「我冇揀離開,只係一路拍,一路希望……你哋睇得明我唔係唔愛,只係唔夠力去照顧晒你哋同自己。」

他沉默片刻,然後冷冷地說:

「你唔愛我哋唔緊要,但你唔好攞你嘅夢想影響我個仔。佢而家唔係鍾意你嘅表演咁簡單——佢係迷失咗。」

房間陷入死寂,兩人相對,語言已無法修補那條因不能理解缺席而漸深的裂縫。

Tiffany喃喃問:「咁我可以做啲咩,先至算係一個好人?」

他只是轉身離去,只餘下一句:「唔係我要你改,是你要自己問清楚將來如何選擇自己嘅路。」

---

第三十章|教室裡的質問,心裡的裂痕

學校課室在午後陽光下沉靜無聲,牆上掛著繽紛字卡,窗台擺著未澆水的盆栽。課堂剛結束,孩子們陸續離開,只剩下一位坐在窗邊的男孩——Tiffany 的兒子,Yung。

他低著頭,一筆一劃地在作業簿上描畫一個樓梯場景,左下角的小人背光而坐,神情模糊。

老師黃太輕輕走近,蹲在他身旁,聲音低而穩:

「Yung,你最近好似唔同咗。唔同同學玩,唔講嘢,課堂唔專心。你可以同我講,發生咗咩事?」

男孩輕輕搖頭,筆尖仍在畫廣告中的情景——一名女演員赤腳坐在凳上手持雪碧罐。

黃太望著畫面,終於開口問出心底疑問:

「係咪…關媽媽嘅廣告事?我知嗰段片喺學校都有人睇過。」

他停筆,沒抬頭,眼神定在紙面。

「我想知嗰場戲係邊度拍,嗰個男演員係邊個,媽咪點解會腳趾咁樣郁。我想知畫面出現前,發生咗咩。」

黃太心頭微震。她從未見過一個年紀那麼小的孩子,對一則廣告產生如此強烈的執念。她知道,這不單是一種好奇,而是一場情感的投射。

「你有冇同媽咪講過你感受?講你唔舒服、唔開心、唔明白?」

他低聲說:「佢唔喺屋企。爸爸唔講,姐姐話我多事。我淨係覺得…廣告入面嗰個媽咪好開心,但現實入面嘅媽咪唔見咗。」

黃太沉默了幾秒,然後站起來,走到教師電話旁,撥出一個號碼。

約一小時後,Tiffany神色憔悴地出現在校門外。她被引領入課室,面前是自己心愛的孩子與一位她曾見過無數次卻從未真正交談的老師。

黃太語氣堅定但不帶指責:

「Tiffany,我哋唔係要怪你。但 Yung 喺課堂無法集中,心情長期低落,對同學疏離,只關注一段廣告。佢冇錯,但我認為佢需要評估係唔係有ASD,對比起做評估,佢更加需要你。」

Tiffany聽罷,雙肩下垂,眼眶泛紅。

她走近兒子,蹲下與他視線平行,輕聲問:

「你唔開心,係唔係因為媽咪冇喺身邊?」

男孩冇答,只伸出手將雪碧罐圖畫遞給她,畫上寫著幾個歪斜字:「你飲咗好多,但我好耐冇見你笑。」

Tiffany握住紙張,眼淚終於滑落。

她望向老師,然後望向兒子,輕聲喃喃如自語:

>「我以為我犧牲時間係為你哋好。  

>我以為觀眾睇見我,代表你哋會為我驕傲。  

>但我忘記咗問你哋係唔係開心。  

>我想做一個成功嘅人,結果做咗個失敗嘅媽媽。  

>我唔係唔記得你,我只係忘記咗停低嚟陪你。  

>如果仲有一次機會,我想返屋企煮飯、幫你温書、同你講故事。  

>而唔係繼續演住一個,冇家嘅人。」

課室窗外,陽光斜照在作業簿中一罐空的雪碧瓶上。

故事尚未完結,但悔意,已在那句「你飲咗好多,但我冇見你笑」中深深紮根。


發佈留言

較新的 較舊